查看原文
其他

北京人从小的家教

宣武故事多 四九城 2022-12-21


隔三差五就有这种事儿,外地同事、某主持人又学北京话了,又瞎加儿化音了(只有北京人知道怎么加,哪不该加).......



其实没用,学再像也没用,东北、西北、华南,上海、广东.......在北京的公众人物、大腕儿多了去了,但骨子里的行为准则(北京叫“德行”)改不过来,真的,有的德行样大了,太多名人在北京公共场合、新闻发布会,散的德行超级恶心。



生在北京,长起来的北京人从小讲德行(隔壁老天津也讲理数)除了京津两地,其他的一些城市根本就不懂什么叫有理有面儿,因为孩子的家长没有像北京的家长这么严厉的教过孩子。



打个小比方,大家经常遇到这样场景:单位集体出游,中午找家餐厅吃饭,那些抢位置的、大声叫服务员的、驴叫一样打手机的、不等人先下筷子的、吧唧嘴的......都是外地同事。



北京同事永远最后入席,永远随意、你们先来,我不饿,不着急,永远最后一个下筷子。这是北京人起码的家教理数!



有人说至于么?至于,真至于!现在是2016年,就在今天,五湖四海的同胞还有问完路不说谢谢转身就走的,当然,北京人不会这样。


哪的人陋习都不少,但中国范围内北京人绝对够意思,北京人最有面儿!尤其给人面子。经常出差的朋友知道,各地宾馆酒店哪怕旅店农家院对北京游客评价最高,不刻薄、不挑剔,没那么多事儿。


北京人到外地出差,有时候太晚赶不到市区,只好夜宿县城或农村,管他什么居住条件,没热水、饭菜不合口等等的一律无所谓,而且每个同事都知道反复谢谢人老板,不但钱不砍价,还大包大包地送人家孩子零食,还夸人家乡好,特给人面儿。让人老乡心里舒服~!


一个农家院住的都北京人那就更乐了。我们烤串儿,那屋一四五岁小孩儿过来看嘴。那得给啊,给了五串。第二天人家长给送来一瓶青酒,说让大家尝尝,刚从日本带来的。


吃饭不吧唧嘴;


坐着不岔着腿;


不和长辈楞楞眼;


称所有长辈您;第三人称怹;


家长叫,要马上答应;


夹菜不乱搅和;


聚餐,夹菜不过盘中线;


筷子不竖着插碗里;


不咬筷子,不敲碗;


壶嘴不能对着对方;


茶不能倒满;


普通饭桌,别站起身满桌子乱挑,只夹眼前够得着的;


作客时,主人动筷子客人才能动;


不许反手给人盛饭倒水或倒酒;


敬长辈酒碰杯低着点,等人喝完了撂下杯子自己在撂下;


吃饭前必须等长辈,长辈不坐下,不能先吃;


在长辈面前不跷二郎腿;其他场合跷腿,不抖落腿。


不许不叫尊称就直接说话;(不认识的,起码加一句您好,请问)


遇到纠纷不当众喳呼,忍不了躲不开必须动手,低声细语叫到傍边,不说话直接打;


去人家串门,不能把药物放人家床头;


借药锅熬完药不许还,除非人上门来要;


街坊送来吃的,不能空盘子还回去(过去老北京最讲这个);


异性来家串门,不能在卧室会客;


出门前必须和家人说一声;


回家进门必须第一时间和长辈打招。


北京人的家教还有很多,欢迎您补充。


欢迎投稿:i49ch@qq.com

四九城微博:“北京-四九城”

四九城微信平台(sjcher)。

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关注四九城,欢迎您回家!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